startup
Jump-start your business on a prestigious platform where you showcase your business, gain exposure, and access bold networking opportunities and mentorship.
Closed
industry expert
Meet promising startups 1-on-1. Share your expertise with startups through mentorship and select the best startups by becoming a judge.
Sign Up
investor
Meet promising startups 1-on-1 for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Engage new connections. Share your expertise. Be involved as a judge and a mentor.
Sign Up
student
Start your entrepreneurial journey with the startup workshop, mentor’s guidance and a taste of pitching in front of A-list industry leaders.
Closed
student volunteer
A great opportunity to gain work experience. Deep dive into Hong Kong’s startup community.
Join Us
others
There are more ways to get involved!
Mentor
Give professional advice and provide actionable feedback.
Speaker
Share your insights and engage with audience through inspiring topics.
Supporting Partner
Promote JUMPSTARTER through your network.
Sponsor
Support startup community. In return, get exposure, build influence and extend your brand’s presence in front of high-impact audience.
Join Us

JUMPSTARTER NEWS

【Jumpstarter Interview】Dreamers never fuss with return — Mak Tin-shu

  • by Jumpstarter
  • Business
  • August 8, 2017
This content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夢想  哪會計較回報?

麥天樞 ──《樹大招風》
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編劇

訪問者:編
受訪者:麥(麥天樞)

夕陽裡的夢想 

:你的夢想是什麼?成為電影編劇?
:自幼沒有什麼電影夢,亦從來沒想過要做電影編劇,但從小喜歡寫作,有想過長大後會成為作家,或以寫作為職業。長大後,到英國一間大學修讀哲學學位時,畢業前正躊躇回港後找什麼工作,隨即想起,能否以寫作為職業?又想到最感動自己的媒體,就是電影,便想做電影編劇。

 

:做電影編劇維生,是否容易?
:一定是不容易!港產的電影面對很大競爭,至今仍未能擺脫夕陽工業這個標籤,包括編劇在內的每位電影工作者,都面對同一困局。而港產電影的投資與回報,實在不成正比,投資者「打和就當贏」。

 

:入行初期,遇過什麼困難?
:自己想出來的橋段不獲上司、導演或老闆受落,加上其他編劇「度橋」速度比我快,我還未及「消化」,他們又道出幾個新構思,我覺得很有挫敗感。不過,我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鬥贏。縱使「度橋」速度不上他們,但要以質取勝,只要上司和導演接受我的橋段,電影作品裡便會有我的創作。當年,沒有工作期間,確實感到一定壓力,包括害怕給父母知道而擔心。所以,親身演繹了一個陳腔濫調的電影橋段:我向他們訛稱「有工作」而外出離家,其實,我是去了公園或沙灘等地方流連,為了慳錢,連茶餐廳也不敢進去。

 

:父母支持你做電影編劇嗎?
:他們沒有反對過,我覺得,沒有反對就是很好的鼓勵。父母的思想是比較「闊」,當初我選修哲學時,也不只是個人決定,他們亦贊成,更認為我修讀會知道做人方向。他們唯一擔心的,就是我能否以此維生,可能覺得我的生活特別潦倒吧!

 

得奬前後  毋忘初衷

:想透過作品表達甚麼?少收入,為何仍要堅持?
:我想透過我的作品去感動人,或傳遞訊息,當中的滿足感,不能以金錢衡量,如果要計較金錢,我根本找不到繼續從事電影編劇的理由。入行時,我給自己一個期限,我的銀行儲蓄只有10萬元,當戶口清空就離開這一行。第一年,收入的確「惡劣」,全年只有約5萬元,幸而捱過後,情況好轉。
 

:成為金馬獎編劇後,下個目標是什麼?
:創作時,不會以奬項作為目標;獲獎後,也沒有夢想達成的想法。我的夢想是,繼續創作好的作品。獲奬視乎彩數,不能追求。以得獎的電影《樹大招風》為例,它於去年4月上映前的一段期間,我已完全放下對這齣作品的工作和感受。後來,電影因獲奬而受到大家關注,對我來說,這種「受關注」的感覺,很不實在,因為我認為,一齣好電影,在完成時已經是好的,與奬項無關。

 

:夢想與回報,如何看待?
:要得到回報,就不是夢想。如果我為了取得金馬奬才當編劇,那就不是夢想,而是市儈。夢想,是純潔得沒有功利成份。

我有一個從事電影創作的夢想,只要我能夠貼近電影這行業,就已感到很開心。我做電影編劇 9年,如果用這些時間從事其他行業,相對可賺取的金錢一定更多,但即使賺多10倍,我也不會覺得,人生因此變得更有價值。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把尺,只要覺得是值得,就應該不計成本,努力追尋夢想!


 
Back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Tags